“干什么?不准出号房!”
贾琮刚迈出号房,就听巡场外提官大声呵斥道。
贾琮没有辩解,站在门口将手中被浓墨污染了的试卷举起。
外提官便不再多言,责怪的看了眼贾琮后,怪他不小心,又对两位兵卒点了点头。
两位兵卒便走到贾琮身后,“护送”着他,往二门外走去。
大乾科举制度与前朝略有不同之处,便在于前朝贡院自锁门后,哪怕内中发生水火天灾都不许再开门。
但到了本朝,开国初那会儿,京城贡院发生大火,烧死举人九十余,天下哗然。
自此,便留下了二门,以为求生之路。
除此外,在考试中发生意外,继而考试失败的考生,也可自二门处出去。
只是从二门出去的考生,就无缘第二场和第三场了,只能待三年之后再来。
但是自二门开启后,便一直有一个传说。
从二门出来过的考生,日后再无有中试者。
几成定例!
因此,许多分明在贡院内因为各种缘由出了岔子失败的考生,宁肯干等一天,到了十日大门和龙门开启时再离场,也不愿从二门出去。
所以自二门出的考生,极少。
贾琮由两名兵卒衙役押送着,往二门走时,路过许多号房。
此时正是公布考题之时,号房的门帘多被挂起,所以这一幕便被诸多考生看到。
认出贾琮后,众人的面色都好看之极。
尤其是之前要与贾琮打赌的那几人,在看到这一幕后,当场笑出了声……
贾琮面色淡然的走过,丝毫不受他们的影响。
此刻,他心中哪里还把这些人放在心里,只满心在盘算着,如何将他和吴凡从此事中摘出来。
至于其他人……
旧党的没落不是没有道理的,除却宋岩、李儒、曹永等寥寥几人,大多数的旧党,都和葛致诚、陈西延他们那样,已经腐朽衰败了。
贾琮从没有认为自己是旧党,也就顾不得这些人的生死了。
人不作死,通常就不会那么容易死。
若是自己作死,那又怪得了谁?
不死都没天理!
至于事后,会不会有是非不明的人,迁怒到他身上,贾琮并不在乎。
连是非都不明的人,通常走不了多远的,又何必在乎?
背着书箱一步步走向二门,二门前牌坊下,已经累积了二十多名垂头丧气的考生了。
统共三千多人的贡院,哪怕按概率来算,也会有不少人粗心大意下出了岔子,失去了考试资格。
牌坊下,有外调官负责将这些人的“贡院坐号便览”没收,也就不会再有第二场考试了。
这些生员里有和贾琮差不多的少年,也有青年和中年,还有头发花白的老年……
看着他们一个个悲戚哀伤,几不欲生的模样,贾琮面上的淡然,就显得有些出众了。
外提调官格外看了贾琮一眼,问道:“你又是怎么回事?”
贾琮叹息一声,躬身道:“书桌太窄,学生正准备笔录考题时,胳膊撞翻了砚台,污了试卷。”
外提调官闻言,皱了皱眉,沉声道:“十年寒窗,却因此等小事毁坏,实在不该。尔等需谨记今日教训,下科再试时,不可再误。”
贾琮闻言,额外看了这位提调官一眼,点了点头,道:“学生记住了。”
提调官又问道:“你是准备此时出去,还是等明日大门、龙门开启后再出?”
贾琮平静道:“学生准备现在就出。”
“嗯?”
不知这位提调官,连许多垂头丧气,痛不欲生的考生都一起看了过来。
提调官皱眉道:“你年纪还小,不要自误……”
贾琮躬身谢道:“学生谢过大人好意,亦听闻过关于二门的传言,只是学生并不信这些。为了此次乡试,学生家中有亲人在都中各大佛门道场敬香添油,施舍香火。可谁知……”
提调官闻言,缓缓颔首,道:“也罢,既然你一意如此,本官也不好多说什么,你好自为之吧。加上你,正好十人,你们出去吧……
来人!开二门!”
……
荣国府,墨竹院。
西厢房内,平儿带着晴雯、小红、春燕和香菱四人,跪拜着请回来的三尊神像。
分别是文昌帝君,文曲星和魁星。
文昌帝君和文曲星则罢,魁星却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,少有女孩子敢请进家里。
只见魁星面貌狰狞,右手持朱笔,左手拿墨斗。右脚踩大鳌鱼的头部,取独占鳌头之意。左脚向后踢起,应北斗七星。但凡被朱笔点中的人,都是金榜题名之人。
魁星朱笔尖儿上贴着一张鹅黄纸,上面有一行字,正是贾琮的生辰八字和姓名。
平儿、晴雯、小红、春燕四人虽不识字,可香菱却识字。
这些都是她所写,因此此刻她的模样最为虔诚。
西厢内烟气熏笼,每隔一个时辰,四人便会进来跪拜焚香一番。
自贾琮出门起,四人再未吃过菜,因为菜里也有油。
只以清汤米粥裹腹。
贾琮此次乡试,她们比贾琮本人还要着紧紧张。
尤其是平儿,她比旁人更明白贾府内部潜伏的暗涌有多可怕。
也是贾琮前番做出了不沾染贾家家业分毫的誓言,才让这股暗涌平静至今。
但谁也不知道,到底会平静到何时。
贾琏虽然被废了,顶着那个名头,他一辈子都和贾家这份家业挨不上边儿了,只能真正做一个管家之流。
大房便只剩一个贾琮,有他在,荣国爵位就只能在大房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